合而观之,可知血痹之脉浮沉,寸口、关上、尺中俱微、俱涩、俱小紧也。此条亡血失精之下等句,与上文义不属,当另作一条在后。
脉经内外,谓之阴阳,上下亦谓之阴阳,今尺既小紧,则微属内外也明矣。 要知人至脾约,皆因元气不充,津液不到所致耳。
一者,经络受邪入藏府,为内所因也;二者,四肢九窍,血脉相传,壅塞不通,为外皮肤所中也;三者,房室金刃,虫兽所伤。肝病愈于丙丁,起于甲乙;心病愈于戊己,起于丙丁;脾病愈于庚辛,起于戊己;肺病愈于壬癸,起于庚辛;肾病愈于甲乙,起于壬癸,此五藏自得其位而愈者。
脉浮者,风寒病外也。喘之实者,谓邪气盛,则实也,中实,则必腹满便□,当下之,可治也。
寒盛于中,故腹满溏徐彬曰:脉沉、小、迟,其为阳衰无疑。究之于脉,温热之浮,浮而实;中暍之浮,浮而虚,以暑热伤气也。
今人以刀锉如麻豆大,此□咀古秤惟有铢两,而无分名。 火乘水,木乘金,乘所不胜,是反侮也,名曰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