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热以寒,温而行之,治寒以热,凉而行之,亦寒因热用,热因寒用之义。缓者治宜轻,急者治宜重也。
飧泄不化,完谷而泄也,气癃,膀胱气闭,小水不通也。湿热蒸于肤腠,故汗出如浴。
附解:太阳经,有经症初见,不传本经之腑,而传阳明、少阳,三阳经症同见者,名三阳并病,即以三阳之法治之,如桂枝汤加葛根、柴胡是也。微脉,模糊不显,主阳虚,亦主元气败绝。
为阳气所逆,故属于热。身体解,谓不耐烦劳,形迹困倦也。
然有四时不正之气随感随发者,亦名伤寒。赤脉下贯瞳子,以邪毒之陷,深贼阴分而然,死之征也,然脉见二三者,其气散而缓,脉聚为一者,其毒锐而专,此又死期迟速之有异也。
凡病后脾胃气虚,未能消化饮食,故于肉食之类,皆当从缓。月事不以时下,惟女子有之也,故可以导血之剂下之。